首页

双s玩耍贱狗

时间:2025-05-24 02:31:29 作者:人工智能让中国游戏出海 “玩” 出加速度 浏览量:82965

  公安部督办的一起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特大系列诈骗案,涉案金额达到了8000多万元,被骗的学生超过400名,那么,犯罪团伙到底用了什么样的招数,让这些学生和家长纷纷落入骗局呢?

  24万元“买”国企工作?400多人上当

  今年6月,兰州市西固区新安路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案,报警人小刘告诉民警,2022年,在一次饭局上,自己的父母认识了一名“热心人”,声称自己认识“内部人士”,可以花钱找“关系”把小刘安排进一家兰州的国有企业。

  被害人 小刘:他当时说给我办一个带编制或者是直签的那种工作,福利待遇也比较好。如果这个事办不成,说是给我全额退款。

  体检 培训 岗前考试 假戏真做只为逼真

  在这名“热心人”的一再保证和国企工作的诱惑下,小刘的父母东拼西凑了24万元钱,分3次打给了对方。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,小刘真的陆续接到了体检、培训和岗前考试的通知。

  被害人 小刘:考了好几次试,人家老师拿的卷子也是那种有档案袋、密封条的,考完之后还组织了岗前的面试培训,又有面试。

  无入职时间 盼来一份有瑕疵的“合同”

  在参加了一系列看起来非常正规的入职准备工作之后,一份盖着企业公章的劳动合同送到了小刘面前。上面写明了岗位、福利待遇等信息,但唯独没有具体入职时间。

  深信不疑 辞去旧工作等待新单位入职

  虽然知道这份劳动合同有瑕疵,但在此时,小刘和父母已经对这名所谓的热心人深信不疑,并按照要求辞去了原来在医院的临时工作,回家等待正式入职的消息。这一等,就一直等到了2023年的8月,焦虑的小刘终于忍不住给这名“热心人”打去了电话,催促他给自己办理入职手续。

  被害人 小刘:他每次回答都是有情况了,反正各种理由推我,最后我受不了了,我说你钱退给我,你啥时候能办了,我再花钱进。他就说这钱不能退,他都已经给领导交了,反正是各种理由。

  入职遥遥无期,送出去的钱也像打了水漂,再三催促没有任何作用,小刘在今年6月向警方报案。

  “中间人”信誓旦旦 称交20万帮忙转正

  对于另一名被害人小陈来说,要想看穿骗局就更难了。因为在所谓“中间人”的帮助之下,小陈交了20万元,很快就经过了岗前培训,并以实习的方式进入了兰州的一家央企。这名中间人还答应他,实习期结束之后,他可以转正成为企业管理岗员工。

  被害人 小陈:他当时说的是,先以外派工的身份进去实习,实习满之后再去跟单位签劳动合同。

  然而,在长达一年的实习时间里,通过和其他同事交流,他感觉这中间似乎有些不对劲。

  被害人 小陈:车间本身就是有这个权力,可以从社会上去招一些外派工,直接进来顶一些工作岗位。我进去才知道,我相当于直接跨过了人力资源部,跟车间直接签了第三方劳务派遣。

  当小陈找到“中间人”,质问为何自己还没转正时,那名所谓的“中间人”也是以各种理由去拖住他,一直到警察找到小陈后,他才恍然大悟。

  被害人 小陈:发现很多不太合理的事,其实就是侥幸,万一、可能、或许能办成。说实话,警察同志把我叫过来的时候,那一刻才是真的石头落到地上了,就知道了。

  承诺提供“好工作” 实施就业诈骗

  在连续接到多起报案后,警方开展侦查取证工作。经过详细调查,一个虚构、冒充央企国企和党政事业单位,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就业诈骗的团伙浮出水面。

  经过对被害者的资金去向进行分析,警方发现,这些资金在交给中间人后,大部分流进了嫌疑人秦某和于某等人的账户。

 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大队长 李学成:于某名下的银行卡有十几张,他的流水将近有2000多万元,但是据我们后期的侦查,于某没有正式工作,属于无业人员,他流水金额异常,所以我们觉得于某有很大的可疑。

 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民警 刘凯:他根本就没有工作,而且根本就不像他给别人说的那样,他是所谓的“高干子弟”,有多么大的关系能给这些被害人解决工作,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。

  发展下线 “拉人头” 各层级从中牟利

  在确认嫌疑人踪迹之后,警方立刻对秦某和于某进行了抓捕。经过审讯,两人对以介绍国企、央企和党政事业单位为由,诈骗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。资金交易记录显示,从2021年到2024年,就有400多人上当受骗。

  专案组同时还发现,这是一个由主要嫌疑人加一级中间人和二级中间人构成、层级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,他们通过类似“拉人头”的方式,利用被害人找一份好工作的心理实施诈骗,各层级都从中牟利。

  20名核心骨干成员全部落网

  鉴于案件重大,涉及人员、资金众多,专案组将案情逐级上报。2024年8月,这起案件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,并要求依法严厉打击。经过4个月的努力,这一团伙的20名核心骨干成员全部落网,目前,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。

  全流程造假 求职诈骗为何能屡屡得手

  案件虽然已经侦破,但对于这些被害人来说,损失的可不只是钱财。因为相信能“花钱买到好工作”,有的人辞掉了原有的工作,有的人拒绝了其他单位提供的职位。那么,到底是什么样的套路,能让被害人深信不疑,相信这些骗子能帮他们找到心仪的工作呢?全流程造假的求职骗局为何能屡屡得手呢?

  据警方介绍,在这些案件中,一些求职者和家长存在侥幸心理,他们相信“只要认识熟人,花点钱就能办大事”,给犯罪团伙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 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兴安路派出所民警 李维强:其实他们花了钱之后,剩下的流程都是一味地去听从,从来没有去核实过,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违规的事情,甚至连对自己的亲属都不愿意提。

  假合同假协议 串通培训老师提供岗前培训

  在案件中,一些犯罪嫌疑人其实是被害人的亲戚朋友,正因为有这层关系,被害人对“花钱找工作”深信不疑,甚至在骗局戳穿后也不愿意报警。此外,诈骗团伙还制作了大量的假劳动合同、假就业协议,再盖上假公章,还与当地一些培训学校的兼职老师串通,为被害人提供岗前培训并组织考试。

 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三大队民警 刘凯:他们就是以盈利为目的,只要你给我钱,我就给你出租场地,帮你找培训老师,帮你印卷子。

  犯罪嫌疑人 吴某:章是假的,所有演员也是假的,签合同、培训,这都是演员。

  已追回被骗资金一千多万元

  诈骗团伙的一系列操作,不仅让被害人深信不疑,一些人甚至还成了为其他亲戚介绍工作的“中间人”,成为骗子的“帮凶”,被害人范围不断扩大。目前,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,已追回被骗资金1000多万元,追缴工作仍在继续进行。

 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副局长 杨明河:求职者千万不可抱着“走捷径”“靠关系”等心态轻信骗术,应通过正规的招聘服务平台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或者是用人企业的官网进行求职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陈昱 张磊 郑瑞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3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赛举行 参赛人数创历史之最

活动同期举办宣讲会,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、香港建造业议会等多家单位代表对香港建造业发展前景,以及就业、升学和深造培训机遇,人才政策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宣讲。

神十八飞行任务标识长啥样?设计师揭秘设计理念

郭种根表示,尹锡悦4日凌晨0时30分至40分之间,亲自给他电话指示道,进入会场的议员人数还没达到戒严案表决所需法定人数,尽快破门进入会场,把国会议员拉出来。

各地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欢度国庆假期

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作出的重大部署,也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建设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美好家园的重要号召。

韩正会见联合国秘书长、美国国务卿

一墙之隔的货运站内,家电、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堆得满满当当。在货站出口,竖立着装有摄像头的立柱杆。“前阵子刚测试完,通过射频识别技术,能将航空中转货物的信息提前发送给海关。”徐驰说,采用新技术后,中转时间能再压缩五六个小时。

香港特首:认真检视暴雨预警 拟强化排水系统

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富霖表示,西宁一直以来就有发展体育运动的良好传统和基础,近年来,西宁精心做好“体育+城市”文章,先后举办环湖赛、青超联赛、全民冰雪运动会等多项赛事,大力推行“百万青少年上冰雪”“校园冰雪计划”等系列活动,致力于打造一座赛事之城、活力之城和全民健康之城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